日本古傳:「伊勢へ七度熊野へ三度(一生要到伊勢神宮參拜七回、那智大社參拜三回)」。

IMG_9571.JPG   

伊勢神宮自古以來便以「日本人的心靈故鄉」,

日本8萬多神社之首,是日本神道中心的原點

曾好奇問過很多日本友人:

真的一生一定要來參拜一回嗎?

幾乎口徑一致外許多人也習慣在厄年前來參拜

有些類似台灣佛道教的太歲但年齡算法不太一樣)

因此不一定有機會來訪七回但這樣的想法可是連現代年輕人都根深蒂固,

伊勢神宮雖位處不怎麼熱鬧的三重縣

但與京都的平安神宮、東京的明治神宮並列為日本三大神宮

其地位及重要性更是遠高於其他。

IMG_9878.JPG  

自古以來別說一般民眾,就連日本天皇也必定親自前來。

除了例祭」,每隔 20年「式年遷宮*」(請參考文末說明)更是吸引大批信眾前來

最近一回的式年遷宮是2013年,例行將舊殿的神儀移到新殿,

挑選白色石頭參與祭拜,1300多年留下的儀式祭典,讓參與成了最好的心靈祝福

IMG_5764.JPG   

現所指的「伊勢神宮分成內宮與「外宮」,內宮祀照大御神(女神),

日本天皇的先祖,

明治時期明訂為全國神道教最高地位十分崇高

外宮祀奉豐受大御神,她是以管理及護佑衣食住等產業。

IMG_5718.JPG  

內宮與「外宮」各依其祀大神設有正宮外,

擁有別宮、社、末社所、管社等等,全部加起來共125座,

腹地廣大,且內外宮距離相隔6公里之距,

最好以巴士接駁,正式的參拜順序是從外宮,再參拜內宮,

最後可來到內宮外的商店街,

感受當年庶民百姓在千里迢迢參拜後,享用當地美味的情景

 IMG_9477.JPG     

因此前來時建議先搭到「伊勢市」,

因車站外巡迴巴士便可直接來到外宮就算不搭車

往前步行5分鐘也可來到。

IMG_5717.JPG     

參拜後,可再同樣巴士前往內宮,若沒有行李寄放車站問題,

則可以回程直接坐到「宇治山田」站下車,

因從伊勢市搭乘巴士來到內宮,約莫要30分鐘,途中則會經過宇治山田站。

伊勢巴士.jpg    

伊勢神宮不論外宮或內宮,幾乎都是隱身在一片原始林

資料寫到佔地5,500公頃中,僅1/60是用以參拜之地,

當中外宮內宮各擁有90公頃的嚴禁採伐,

其餘森林面積則作20式年遷宮時的建材,

而且每回遷宮砍伐多少檜木,便在境內種上多少棵,

一種生生不息的意味,延續著千年

IMG_6135.JPG   

正也因這關係,前後來訪伊勢神宮三回,雖巧合都在冰涼的冬日,

但那清泉、樹木完全無視這季節的枯寂,依舊綠意盎然,

不少還都是高聳入天的神宮杉巨木,

別說百年,800年樹齡的神木也不在少數

難怪信眾們總喜歡參拜後,沿途也環擁幹枝,

據說可吸取這靈氣,也帶來好運與強大能量。

  IMG_9557.JPG   

伊勢神宮自古便日本皇室關係密切,平安時代自古齋王制度

便自未婚的皇室女性中挑選一名代替天皇的「齋王」到伊勢神宮,

擔任女巫祭祀的工作。

即便今日,皇室成員前來參拜,同樣得步行前來。

齋王制度」可參考:【京都】野宮神社~齋宮群行與源世物語的傳說住所

IMG_5755.JPG   

穿過人神界隈的鳥居外宮、內宮入口處各有一座火除橋、宇治橋

穿過鳥居前,脫帽行禮後,這時才發現雖略耳聞過左右邊

有一說是不能走鳥居正中間為神的專用通道

但這裡橋中間已隆起小小分界線出入神宮得靠右走,因為左邊是神專用道。

  IMG_9571.JPG   

或許是觀光便利的原因吧!

來到外宮時,人潮相對少很多,多數是日本人前來參拜,

畢竟對於外國人而言,伊勢神宮的觀拜性質更高,

特別多數旅行團僅選連結商店街的內宮。

IMG_5793.JPG   

從表參道、火除橋進到外宮的正宮,路程較近,行經齋館

右側的九丈殿、五丈殿及神樂殿後,便來到正宮。

 IMG_5721.JPG   

 IMG_5727.JPG

第一次來到正宮時印象深刻,

不像到訪過的神祇像的神社只見名為「御幌」的白色絲綢,

對其參拜而這建築樣式查了一下

名為「外玉垣南御門」,其實開始是有些不明究理,只跟著參拜表以崇敬。

至於多年後再訪的現在,我覺得在藉由參拜的過程中,

散步於森林般的境內,享用林蔭下的斑駁光影的曼妙,

所謂殊勝,便是把心靜了,讓許多憂思學會放下,

而在這裡的確能帶給我這樣的省思,其實已足夠。

IMG_5735.JPG  IMG_5738.JPG  

在外宮還有兩個較著名的,一是「多賀宮」,

是祭祀豐受大御神的荒御魂,連結這片土地。

IMG_5761.JPG  IMG_5758.JPG IMG_5761.JPG

二是「土宮」,這是神社祭祀外宮的守護神,據說其歷史比豐受大神宮更久。

IMG_5773.JPG

但因伊勢神宮每20年的式年遷宮,加上內部神職人員眾多,

維護及管理完於有別於其他的,因此從建築看不出年代,

倒是簡潔地讓人想起日文中那寂佗之味。

IMG_5776.JPG  

IMG_5782.JPG \

因境內多數都地都不開放,倒是回程時,

沿著水流聲來到休憩區「勾玉池」,這形如勾月的水池,

四周以六月菖蒲聞名,冬日二月理應極為枯淡的風景,

但森林的清香,晴朗的美好,倒讓人同樣流連在這寧靜的靈氣中。

IMG_5786.JPG

從這再搭乘巴士,約莫20多分鐘才來到內宮。

大型觀光巴士一輛輛,與接踵而至的觀拜人潮,與外宮兩樣風貌。

倒是除了入口處搶著拍照的觀光客外,

一上「宇治橋」,大家都有默契地靜默下來。   

IMG_5788.JPG   

「宇治橋橫跨五十鈴川前後兩道鳥居做為神域界隈

從入口處離正宮有段距離,除了微微的風聲,

只聞雪靴與境內細小白石的漫步磨擦聲,

任由飛起煙塵落在鞋面上形成的深淺印記,

不禁起著古人千里迢迢、長途跋涉而來,

為的可能是一生僅一回的神人映心,

而我則極其有幸,即便居住台灣,也算輕鬆便捷便來到此地參拜

IMG_9485.JPG

IMG_9496.JPG   

前方叉路,一去一返程順著右側路,

彷彿行走於森林之間,與神祇共存的神木,

日日夜夜在神的守護下呼吸、長成,

即便冷空氣迎面而來,心卻跟著群木在陽光下甦醒。

IMG_9501  

IMG_9517.JPG  

一邊是川淺水清的五十鈴川自神宮外流進入內,

站在川畔凜冽又清澈,淙淙水聲如早春悅耳的奏鳴曲,

自古以來參拜眾生便習慣在川畔以手汲水,洗心、清心,

一邊的「瀧祭神」供奉五十鈴川的守護神,輕聲悅耳迴盪於心。

   IMG_6080.JPG

 IMG_9503.JPG  

再往前,算算至此已進入第四道鳥居,才見到內宮的神樂殿,

內宮的御守、朱印服務也集中在此出口處附近也有)

建議進到正宮前,也可朝右側跨橋來到「風日祈宮」。

IMG_6149

IMG_9874.JPG

IMG_9861.JPG  

這裡是供奉風神的別宮看資料寫的是源於鎌倉時代,

因元軍入侵日本時,風神刮起一陣「神風」,

讓日本免於受害,而成為日本的守護神(與外宮風宮祭祀同一位)。

IMG_6155.JPG  

這裡是供奉風神的別宮,看資料寫的是源於鎌倉時代,

吹送神風的日本守護神,其實日本神道教複雜,

很多神話、歷史淵源不明白,參拜難免都是一頭霧水,

IMG_6158.JPG

索性自己想的是觀多於拜這事,

以一個觀光客視野,像是被神聖所吸引,

人少少的更顯神域的獨立於世在五十鈴川畔,被清泉所洗滌,

在這裡,則以巨木的芳香,填滿豐沛的靈氣

 IMG_6159.JPG     

愈靠近正宮處巨大神木愈是密集

神木包圍的正宮殿宇,離地很高,一般通稱為神明式」,

是最古老的建築方式,只能用於神宮的正殿。

IMG_6161.JPG

樣式極簡,為了防止神靈受到驚擾,禁攝影,

因此階梯下聚集了多數拍照眾生,跟著石階一級一級往上登,

拾級而上,心也就一點一點地緩落下來。

IMG_6122       

12世紀以後才一般開放人民入內參拜的伊勢神宮,

與其他神社最大的不同便是所有的參拜者只能隔著白色的簾幕參拜,

跟名古屋著名的熱田神社類似

     IMG_9533.JPG  

日本神道教常給我種神祕的距離

包括傳說日本三神器中,草薙劍存放在名古屋的熱田神宮,

八咫鏡則在伊勢神宮內,

是否真有其物,完全是個謎,更無人證實過。

當然更別說有機會見著,當然,這似乎無關前來參拜者的思考

 IMG_9527.JPG    

或許這正是神道教中,神明必須與人保持距離,

因此隔著白色簾幕,遠觀閉關的殿門是種尊崇的態度

 IMG_6105   

而大家也秩序性地等待參拜,卻按捺不住好奇,

一吹,掀起一角的簾幕,屏住氣息

不時探頭觀看坐落在寬廣的院落裡,中間小小的木造屋宇房舍。

 IMG_9538.JPG  

上下階梯動線因分成兩側,人潮再多,總如境內給我的感覺,

一塵不染,清清淨淨。我沿著右側,前往「荒祭宮」。

IMG_6132.JPG  

這是內宮別宮中,地位最高的,用以祭祀天照大神的荒御魂,

所以即便上上下下階梯不少,但參拜者眾多,

一路前來,更是感受到那如森林裡,寂靜而澄清靈氣,

不少人雙手一展擁抱著巨木,

彷彿想從這千年永恆的時光裡,尋找某種安定的能與慰藉

IMG_9544.JPG  

 IMG_6140.JPG     

IMG_6146.JPG  

 IMG_5761.JPG    

伊勢神宮由神路山、島路山與高倉山所環繞,

淺川在前,在境內,像走進山川原林

寬鬆的神職服與束起的長髮,飄搖行經

下意識的神聖感連拂在臉頰的清風也格外純淨。

 

參拜知識

其實日本各地神社或寺院的參拜方式不盡相同,不過在伊勢神宮或多數地方都採取下列方式:

1.站在神社前(投賽錢/有些地方另有搖鈴)

2.90度鞠躬兩回

3.雙手合十後,右手掌略微下滑後,拍掌兩回

4.雙手再次合十,閉眼祈願

5.再鞠躬一回

 

式年遷宮豆知識】

日本的神社幾乎都有「式年遷宮」習俗,

由天武天皇制定制度,至今已經持續了1,300年。

但多數都是以重修殿宇除了象徵生生不息外

人們藉由神祇的喬遷得以全新的能量重要的也是讓這些殿宇技術得以承傳下去。

而伊勢神宮因佔地廣大,每隔20的式年遷宮,

會先在正殿旁準備一塊與現今大小一樣的地,重蓋後再把神移到新的神殿。

至於為什麼是20,眾說紛云,

一說是因古人認為人的一生,20年剛好是一個新階段,

二是對於專業技術的傳承,20年也較不會有斷層,

而伊勢神宮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是第62次式年遷宮。

伊勢神宮是日本神道教最高位地,宮內便種滿大量的高級檜木,

以供需,至於殿拆遷後所剩的木材,

被運往全國各地需要木材的神宮、社殿使用,

既環保,也讓其神寺院有種接收能量,自然人天共感,生生循環

IMG_9557.JPG  

【厄除町、托福(御蔭)橫丁】~江戶市集的繁華再現

步出宮外又像落入人間歡樂而擁擠的〔厄除町、御蔭街〕,

正等著將這奇妙的感受轉換成味蕾的豐盛

伊勢神宮原本是禁止一般民眾入內參拜,直到12世紀後才開放,

宮前的商店街也跟著發展起來。

當時,因有御師在街區為參拜客驅邪表演神樂等,而有「厄除町」稱之,

之後因這條因托神宮內宮參拜客之福,生意

因此後來重建的中間商圈便取名おかげ横丁(托福之意,日文寫為御蔭)」,意指感恩之意。

IMG_6033.JPG IMG_5939.JPG   

相較於伊勢神宮外宮前零星的商店街,内宮一出來,

對面馬路自「赤福」開始,從宇治橋前沿著五十鈴川,

在這條800公尺左右的商店街,美麗的石疊舖路,

伊勢當地特有的切妻入母屋樣式的舊式町家一間間並列,

通稱「厄除町(おはらい町)」,

 IMG_5881.JPG

但為了融入地景及在地味,即便是新式店家或是便利商店,

又或派出所,在外觀設計上都十分保有當地建物風格

  IMG_5875.JPG IMG_5801.JPG     

厄除町裡,數百年來隨著店家改朝換代,前來的觀拜人口改變如今新舊店家各有其擁護

但若問日本人大概最一致推薦的還是伊勢代表名物店「赤福」,光在這裡就有兩家以上的分店。

IMG_5809.JPG IMG_5813.JPG  

商店街入口處外,要轉進托福(御蔭)橫丁前,

位於川畔橋側邊的本店最受歡迎1707年創業迄今「赤福」,

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而本店還是棟有130年歷史的建物

   IMG_5941.JPG  

外頭三個大朱紅色塗漆的竈,取自昔日前來參拜者,

腳力不佳的婦人所愛用的三人乘坐馬鞍「三荒神」的造型所打造而成

 

IMG_5934.JPG  

而這款赤福餅,其實便是紅豆其實是一種紅豆麻糬,

但特別的是與一般常看到的相反,

北海道十勝、上川兩地的紅豆熬煮成濃稠的豆沙

厚厚一層包裹在Q彈的白色年糕上

再以按壓出如三條如流水狀圖騰,

象徵著五十鈴川水流覆在川中的白色神足石。

 IMG_5821.JPG IMG_5825.JPG  

因不含添加任何化學成份,所以即便帶回也僅3天保存期限,且味道仍有些許不同,最建議在店內享用。

IMG_5936.JPG   

以筷夾入口的赤福餅,濃郁的紅豆香氣與富有嚼勁的麻糬,甜而不膩,搭配熱熱的烘焙茶,甚至絕妙。

IMG_5817.JPG     

每回來訪,不論在分店席間,又或在本店川岸,

在神的國度裡,享用著百年滋味,感受著世世代代,人人心心念念的祝福力量。(冬季另有紅豆善哉)

  IMG_6021.JPG  

美味像是接二連三,毫不讓人有鬆口的餘力,

除了赤福、松阪牛、新鮮海產牡及龍蝦等外,

新式的史努比茶屋同樣也是大受歡迎,

沒先趕忙來登記預約,可是連杯咖啡、抺茶都喝不到,

而以五十鈴川為窗景的「五十鈴川咖啡」,貴在地理位置的巧妙,

咖啡口感也棒都成了我喜歡的店家。

IMG_5803.JPG IMG_5805.JPG IMG_5832.JPG IMG_5834.JPG IMG_5866.JPG IMG_5889.JPG  

 IMG_5846.JPG IMG_9629.JPG  

作為供奉伊勢神宮的神酒「白鷹」,來自神戶西宮市著名的「灘」,在內宮入口處不遠便常看到酒牆,而這裡則除了各式清酒外,還有迷你菰樽的包裝,也極適合作為伴手禮。

IMG_5883.JPG  IMG_9676.JPG  

IMG_9679.JPG  

對街的「伊勢萬 內宮前酒造場」,是伊勢市內唯一的店內裡處藏有酒造場,日本最小的造酒屋

IMG_6040.JPG   

來到厄除町的中段,左側以招財貓石像為首的一大區便是「托福(御蔭)橫丁

在這片4000平方公尺的腹地裡,集合了江戶~明治時代伊勢路參拜道上的老建築

移築自成,重新打造成一區懷古商圈,

宛如熱鬧的傳統市集,各式商店、餐廳琳瑯滿目。

 IMG_5931.JPG IMG_5946.JPG IMG_5954.JPG IMG_5957.JPG  IMG_5961.JPG IMG_5963.JPG IMG_5964.JPG IMG_5968.JPG  

像是凝縮江戶時代伊勢風情,以間休憩廣場「太鼓向四面延伸

交錯不同世代的古建築,歷史、名物,還有熱鬧的祭典與熱情的人情味。

伊勢茶、御木本真珠店(明治洋房)、

各式主題精品專門店、懷舊商店、傳統工藝品等,「神話之館」裡,

以動畫等介紹日本神話故事、人偶展示神話中的著名情景。

【三重縣】「MIKIMOTO」御木本真珠島~看海女表演、日本NO.1珍珠博物館@鳥羽 

IMG_5976.JPG IMG_5979.JPG IMG_5982.JPG IMG_5986.JPG IMG_5987.JPG IMG_5988.JPG IMG_5990.JPG IMG_5994.JPG IMG_5998.JPG IMG_6004.JPG IMG_6005.JPG    

庶民小吃也不少,包括「伊勢烏龍麵」,寬粗的麵條,以當地醬油為底,

大排長龍得領取復古號碼牌等著叫號才吃得到,

味道樸實,談不上美味,但吃的不就是一種地方老滋味?

IMG_6029.JPG IMG_7717.JPG IMG_7718.JPG  

「若松屋」則是以魚漿製的花枝或各式海鮮的魚板,Q彈而味佳,算得上美味小吃。

 IMG_7714.JPG   

而在觀光案內所請求推薦下,最推薦的「豚捨」,

1909年創業的老店聞名的伊勢松阪牛為賣點,

據說因太固執於牛肉而把豬肉丟棄,也有一說是因太美味,

當然在美味的豬肉也想丟棄,而有「豚捨」

牛丼、牛鍋、烤牛肉又或壽喜燒等,從店外人龍就知其受歡迎程度,

即便過了用餐時間,排隊人潮足以跟赤福相提,

但用餐不比吃點心,所以想一嚐滋味的,記得早點來排隊。

(另在外宮商店街亦有分店,且人潮較少)

    IMG_6012.JPG  

伊勢一帶,自古以來便習慣在每月1(朔日)到神宮拜的習俗,

「朔日参(ついたち参り)」,感恩神的佑護,讓他們能安然度過每一天,

因此,個月的1日,托福横丁上還會舉辦「朔日朝市」,

農家自種自售的新鮮蔬果,可是一早4開市,

有機會住在附近旅館的,不妨可來看看。

IMG_9661.JPG    

在神宮裡,

感受的是千年來神聖而肅目的氣氛,一種神域式的撫慰之情;

來到危除町‧托福橫町上,接受的又是數百年來,

人們善用天地恩賜的美味恩典。

讓人不禁感官開,味蕾一探,伊勢的滋味便是讓人在厚裡,找到幸福的原味

IMG_5957.JPG  IMG_5936.JPG   

地址:

〔外宮〕三重縣伊勢市豐川町〔內宮〕三重縣伊勢市宇治館町1

拜觀時間:05:00~17:30

交通:

〔外宮〕JR/近畿「伊勢市」站步行約5-8分鐘。
〔內宮〕JR/近畿「伊勢市」站搭乘三重交通巴士或外宮内宮循環巴士在「内宮前」下車,往前過馬路即是。

(巴士途中行經「宇治山田」站前往亦可);有售一日卷1000日圓,另持有相關周遊券可免費搭乘)
電話:0596-28-3705(伊勢市観光協会)

交通:伊勢市駅・宇治山田駅から「内宮前」行巴士約1530分「内宮前」下車(持「伊勢‧熊野‧和歌山地區周遊券」可免費搭乘)

【交通票券】2017關西周遊券更新+〔伊勢‧熊野‧和歌山〕地區周遊券

網址:http://www.ise-kanko.jp/

 

 

網址http://www.isejingu.or.jp/

arrow
arrow

    愛莉西亞aLiC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